今天朋友圈被刷屏的除了北京的重度雾霾爆表,还有就是地球一小时的招呼贴,不一样的是,前者是群众自发刷的,而后者是以WWF同仁为主的刷屏贴。
有了宝宝以后,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经意间,地球一小时已经是第9个年头了。记得2007年3月的某天在CCTV新闻联播里看到全球那么多标志建筑在人们的倒数声中一一熄灯,那种接力传递环保理念的震撼场景让人久久难忘,也在某种程度上引领我在2009加入了环保宣传的行列。
接下去的几年时间里,每到3月,我就会开始为即将于3月最后一个周六的到来做准备,在网站上制作专题网页来介绍地球一小时的背景知识和往年的盛况,联络可以联络上的大学环保社团的同学们把他们的宣传方案收集上来,在专题网页上进行展示,甚至搞过评比活动以鼓励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活动创意。一年一年,乐此不疲,把地球一小时作为一个环保志愿者的节日来过。
有人说,时间是把杀猪刀,也有人说时间是把猪饲料,但不管怎么说,时间真是这个世界最难以捉摸的东西。进入2013年,“七年之痒”之际,地球一小时还是一样地在新闻联播上像璀璨的烟花一样绽放,但网络上已经出现些许“杂音”,作秀、不环保、对电网有害等质疑慢慢泛起涟漪。
可喜的是,地球一小时也顺应潮流适时地增加了新鲜内容,将2013年的主题定为“我是绿V客”,不光号召熄灯还呼吁公众在一周7天里选择一天践行环保,如不开车自带筷环保袋等。
在接下来的2014年,地球一小时更是集中火力向雾霾开炮,发起蓝天自造计划,向公众征集空气治理的行动或创意方案,在当晚徐徐微风中,在李冰冰等巨星的见证下,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在羽泉饱含深情的《关一盏灯》的主题曲中把熄灯的长杆推下。场面之震撼,历久弥新。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做了很多努力,做了不少改变,但网络上对于地球一小时的质疑声却不减反增。今天晚上8点半就将开始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网络评论中的质疑也似乎达到高潮,这让地球一小时的主办方WWF不得不发出“科学辟谣贴”,告诉大家熄灯一小时对于电网不会造成伤害。
其实,在和WWF的接触中,他们的员工和志愿者们的超强执行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做了大量的促进节能减排以对抗雾霾的实际工作。如“碳减排先锋”项目为全球的行业老大如可口可乐惠普沃尔沃等提供减排方案咨询并督促其实施,英利和万科的加入更是让中国企业看到了企业减排的潜力和机会,为中国企业树立标杆的同时,也为全球带来了数以千万吨的CO2减排量。还有“气候创行者”项目通过整合资源为低碳创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让更多的节能、提高能效和新能源的技术走向市场成为可能。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然而,这么多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工作,却被埋没在公众对于地球一小时那电灯开关一闭一开的争论声中,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我在想,地球一小时,熄灯这个形式真的很重要吗?如果只是因为需要某种仪式而把它保留下来,9年的时光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更妥当的仪式性的东西?
当然,这只是笔者作为一个环保志愿者的臆想,一个号称“百年老店”,世界翘楚的环保组织,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
曾经深爱的,地球一小时,咱能不熄灯吗?
相关阅读: